——致所有女性,节日快乐

一、她不是不想休息,而是不敢停
凌晨三点,厨房的灯还亮着。
一个母亲刚哄完孩子入睡,摸出手机,刷几条短视频,想缓解一下情绪。
她的丈夫在旁边鼾声如,孩子一哭她又要立刻起床。
她的朋友圈里没有“我好累”,只有“一切都好”。

三、她不是不愿表达,而是没人愿意听
“你太了。”
“你想太多了。”
“别那么较真。”
这些话,是不是经常出现在女性表达不满的时候?

二、她不是不够努力,而是机会不均等
在职场上,女性面临的隐形天花板比我们想象得要高得多。
“你结婚了吗?准备什么时候要孩子?”
这是很多女性在面试时都会被问到的问题。
她们的能力、经验、学历,常常被生育计划所左右。
一个男性升职,是因为努力;一个女性升职,大家会说:“她可能要走了。”

五、她不是不需要节日,而是需要真正的理解
三八妇女节,不是一个“送花送礼物”的日子,
它应该是我们反思女性处境、推动性别平等的一个契机。
它提醒我们:
不要把女性的牺牲当理所当然;
不要把女性的沉默当成没有想;
不要把女性的坚,当作她们不需要被保护。

四、她不是不需要尊重,而是习惯了忽略
有多少女性,在节日里收到的祝福是“祝你越来越漂亮”、“祝你越来越温柔”?
但很少有人对她说:“祝你越来越自由。”
“祝你越来越有力量。”
“祝你越来越做自己。”
:她不是生来大,而是不得不大
这个节日,与其说是“庆祝”,不如说是“致敬”。
致敬每一位在生活里摸爬滚打却不放弃希望的女性,
致敬每一位在职场中披荆斩棘却依然保持温柔的女性,
致敬每一位在家庭中默默付出却从不抱怨的女性。
愿我们不再需要“妇女节”这一天来提醒我们:女性值得被尊重。
因为那一天,应该是每一天。
今天,三八妇女节,我们不谈鲜花与赞美,我们来聊聊那些被忽视的真相。
在情感关系中,女性更擅长表达情绪,但往往也被认为是“情绪化”。
她们说“我累了”,不是撒娇,而是在求助;
她们说“我不高兴”,不是无理取闹,而是在释放压力;
可回应她们的,常常是沉默、敷衍、甚至责备。
愿所有女性都能被温柔以待,
愿所有女性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,
愿所有女性都不再因为“她是”而被限制、被定义、被误解。
我们总说“是水做的”,但其实,她们是钢筋水泥铸成的。
我们总说“女性要独立”,但真正的独立,不是一个人扛下所有,而是被允许脆弱,被允许失败,被允许选择。
她可以选择单身,也可以选择婚姻;
她可以追求事业,也可以回归家庭;
她可以穿高跟鞋,也可以光脚奔跑;
她可以是别人口中的“女神”,也可以只是她自己。
我们总说“她很坚”,其实,她只是别无选择。
真正的坚,是有人站在她背后,她可以放心地脆弱。
我们说性别平等,但很多时候,我们只是把“平等”当成一句,而不是行动。
更讽刺的是,很多女性明明在职场上表现得比男性更出,却依然要面对“=脾气差”、“女=不好相处”的偏见。
她们不是不想温柔,而是温柔往往被当作软弱。
漂亮和温柔,是别人对她的期待;
自由和力量,才是她内心真正的渴望。
这不是个例。
在家庭中,女性往往承担了超过80%的隐形劳动——做饭、洗衣、照顾孩子、伴老人……这些工作没有工资,没有假期,甚至不被看见。
“你又没上班,怎么会累?”
这句话,不知道了多少女性的心。
这个,给了很多期待,却很少给她们发声的空间。
她们被要求温柔、懂事、顾家、独立,却忘了,她们也只是人。
她不是生来大,而是不得不大
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每年三八妇女节,我们都要“庆祝”?
庆祝的背后,是不是也藏着某种无奈?
我们口口声声说“妇女能顶半边天”,现实生活中,又有多少女性真正被公平地对待?
我们给女性贴上各种标签:“”、“贤妻良母”、“女汉子”、“小公主”……可我们有没有问过她们,她们到底想成为谁?
相关问答